蒸发冷却技术是如何用于电磁除铁器上的
电磁除铁器在工作过程中温升通常较高,一般能达到100K以上,这就导致其磁势大幅增加,绝缘等级也要随之提高,从而提高了制造成本,这也成为了限制电磁除铁器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。
为解决以上问题,除铁器厂家选择采用蒸发式冷却技术,所谓将蒸发冷却技术用于电磁除铁器,就是把电磁除铁器的绕组和铁芯浸泡到冷却介质中,当除铁器通电之后,绕组的导体发热,并渐渐被周围介质加热,当达到了一定的温度之后,冷却介质汽化,汇集于除铁器的顶部,通过冷却器后,又变回液体,受到重力的作用,将流回冷却介质中,这样在密封条件下反复自循环。其循环的动力,便是绕组的部分热能本身。没有泵跟噪音,可以保持安静和可靠的运行。蒸发冷却技术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,冷却介质绝缘性能好,汽化的温度低(一般不超过50摄氏度),导体的温度亦低(最高不超过70摄氏度),因而绕组的温升一般都不超过20K,相比风冷式电磁除铁器更低。因而将蒸发冷却技术应用于电磁除铁器绕组温升问题的解决,是理想的选择。这样显著降低电磁除铁器的磁势,其得到的好处,足以抵偿采用冷却介质而增加的成本,使其总造价低于普通的干式和油冷式电磁除铁器。